登录 | 注册
服务时间
9:00-24:00
报考解答
还在为报考流程
报名条件发愁?
微信扫码添加
发送【地区】+【年级】+专业】

(传爱咨考专升本老师为你解答)

学习交流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真题福利
在线做题
扫码即可开始刷题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13916151478
客服

随时获取升本资讯
随时获取升本资讯
关闭
上海专升本 >统招专升本 > 专升本试题题库 > 上海统招专升本语文科目的古诗词阅读理解题技巧
一站式专升本服务平台,免费咨询让你升学无忧
专升本老师
专升本网资深指导老师
免费试听
资料领取
咨询老师

上海统招专升本语文科目的古诗词阅读理解题技巧

2020-07-23 10:09:49    来源:上海专升本    点击:

  【导读】上海统招专升本考试会考到语文这个科目,那么,面对古诗词阅读理解这样的题型,很多人感到困难。那么,考生们应该怎么做呢?希望本文整理的上海统招专升本语文科目的古诗词阅读理解题技巧能帮助到同学们。

上海统招专升本语文科目的古诗词阅读理解题技巧

  第1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第2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几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上海统招专升本语文科目的古诗词阅读理解题技巧”的全部内容,考生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上海专升本相关资讯,如上海专升本政策公告、统招专升本、成考专升本、自考专升本、网教专升本、专升本常见问题等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我们上海专升本网(www.lnhl.net/)。

展开全文
你的姓名
*联系方式
就读年级
就读专业
立即预约
上海专升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lnhl.net/show-shtzbkzl-2958.html

专升本考生服务

添加我们企业微信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专升本咨询

可为您第一时间推送专升本相关资讯